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綠色永續型整治宣導網
:::
簡介
最新消息
評估工具
案例與文件
常見問題
網站連結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GSR基本概念
Q
永續整治為何要包含這麼多面向呢?
您好,由於過去整治都以快速解決污染問題為主軸,但是常常造成了經濟上及社會的衝擊,反而造成環境面以外的二度污染,因此在整治的時候必須要考量諸多面向的衝擊,才能確實達到有效且友善的整治。
Q
環境面評估結果代表什麼?
您好,環境面結果可協助評估單位瞭解污染改善工作執行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大氣污染排放、水資源、資材與廢棄物產生量,及對土壤及生態系影響,正如環境面之核心元素。
Q
社會面評估結果代表什麼?
您好,社會面評估結果可有助於瞭解污染改善工作執行對整治人員或場址內活動人員之健康風險,亦可透過鄰近居民溝通與問卷調查,強化社會溝通與維持社會公義。
Q
經濟面評估結果代表什麼?
您好,經濟面評估分析可看出污染改善成本投入所帶來的整體經濟影響,包含總體經濟影響、附加價值增加效果,及工作機會增加量。
Q
有哪些場址可以落實GSR概念呢?
您好,GSR為瞭解並減緩在環境、經濟、社會面向的影響而採用的評估與改善策略,因此任何類型場址皆可採用GSR思維進行污染改善工作。
Q
採用GSR對場址管理有什麼好處?
您好,GSR為落實生命週期觀點於污染改善工作,故可協助利害關係人全面性的瞭解或鑑別污改善工作的潛在環境、社會、經濟衝擊,並透過最佳管理措施盡可能減緩影響程度。
GSR評估工具
Q
如何判斷污染改善階段?
您好,污染改善階段可由控制/整治計畫書之核定為分界,在計畫書尚未核定前可視為第一類GSR場址,核定後則視為第二類GSR場址。
Q
如何選用評估工具?
您好,第一類GSR場址,可使用環境、經濟、社會評估工具,瞭解污染改善方案可能衝擊,並套用方案決策工具挑選最佳合適方案。第二類GSR場址則可環境、社會評估工具瞭解衝擊熱點,並據此研擬最佳管理措施進行污染改善系統優化。
Q
如何決定利害關係人進行方案決策呢?
您好,基本上可分為污染改善單位、環保機關、污染行為人、鄰近居民,使用者可根據「可能受影響」來確認是否納入影響程度權重設定。
:::
行政院環保署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
隱私權保護政策
|
資訊安全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意見信箱
地址:10042臺北市中正區秀山街4號12樓 | 電話:886-2-23832389
版權所有 © 2015 行政院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 Rights Reserved.
最佳瀏覽環境 1280x720 IE8.0 以上版本 | 最後更新日期:2023/01/31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回頂端